肺水肿是怎么引起的呢
肺水肿可能由心力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原反应、肺部感染、药物中毒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端坐呼吸等症状。
1、心力衰竭
左心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肺静脉压力升高,液体渗入肺泡形成肺水肿。患者常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肺部湿啰音。治疗需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心脏负荷,配合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严重时需进行机械通气。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严重创伤或感染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膜通透性增加。典型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胸片显示双肺弥漫性浸润影。临床常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抑制炎症,联合注射用乌司他丁改善微循环,必要时采用俯卧位通气。
3、高原反应
快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时,低氧环境引起肺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导致液体渗出。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咳白色泡沫痰。建议立即吸氧并口服乙酰唑胺片,严重者需转运至低海拔地区。
4、肺部感染
重症肺炎可破坏肺泡上皮屏障,病原体毒素直接损伤毛细血管。患者多有高热、脓性痰表现,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显著升高。治疗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配合氨溴索注射液促进排痰。
5、药物中毒
过量使用海洛因等阿片类药物会抑制呼吸中枢,导致缺氧性肺水肿。特征为突发呼吸浅慢、瞳孔针尖样缩小。急救需立即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拮抗,同时建立人工气道维持通气。
肺水肿患者应严格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毫升以内,选择低盐高蛋白饮食如清蒸鱼、鸡蛋白等。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呼吸困难,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急性期过后可进行缓慢步行等有氧训练,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夜间不能平卧或尿量突然减少,需及时复查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