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怎么得的
甲型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等途径感染,可能与免疫力低下、接触感染者、未接种疫苗、环境密闭、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免疫力低下
长期熬夜、营养不良或患有免疫缺陷疾病时,体内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的甲型流感病毒。这类人群需保证每日7-9小时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C片、蛋白粉等营养剂。
2、接触感染者
与确诊患者1米内无防护交谈超过15分钟,或接触其污染的纸巾、门把手等物品后未洗手,病毒可通过眼结膜、鼻腔黏膜侵入。建议接触后立即用75%酒精消毒液洗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3、未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所含的H1N1、H3N2等毒株抗原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未接种者体内缺乏对应免疫记忆细胞,感染后病毒载量可达接种者的3-5倍。推荐每年9-11月接种四价流感疫苗。
4、环境密闭
地铁、商场等通风不良场所中,病毒气溶胶可悬浮超过1小时。实验显示在PM2.5超过75μg/m³的环境里,病毒存活时间延长40%。建议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5、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呼吸道纤毛运动减弱,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下降。这类人群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可能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备好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
预防甲型流感需保持规律作息与均衡饮食,每日摄入不少于300克新鲜蔬菜和200克水果。适当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增强体质,运动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范围内。在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居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维持PM2.5低于35μg/m³。出现持续高热、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确诊后需隔离治疗至体温正常24小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