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疮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脓疮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感染、毛囊炎继发感染、外伤后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导致。脓疮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化脓等症状,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消毒、切开引流等方式处理。
1、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皮肤常见致病菌,可通过破损皮肤侵入形成脓疮。感染后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中央形成黄色脓头。需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
2、链球菌感染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皮肤蜂窝织炎,表现为边界不清的红肿硬结。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使用青霉素V钾片,过敏者可改用阿奇霉素分散片。
3、毛囊炎继发感染
毛囊堵塞继发细菌感染会发展为疖肿,好发于面部、颈部等毛囊密集处。初期为红色丘疹,逐渐形成脓栓。可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成熟后可切开排脓。
4、外伤后感染
皮肤擦伤、割伤后未及时消毒,易被细菌侵入形成脓疮。伤口会出现化脓、周围组织红肿。需用碘伏消毒后包扎,感染扩散时需服用左氧氟沙星片。
5、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等患者免疫力下降时,皮肤更易发生细菌感染。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化脓性病灶。除抗感染治疗外,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预防脓疮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破损。出现小伤口应及时用碘伏消毒,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优质蛋白的鱼肉蛋奶,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日常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出汗后要及时清洁皮肤。若脓疮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医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