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如何注意日常饮食
乙肝患者日常饮食需注意优质蛋白摄入、控制脂肪摄入、补充维生素、限制钠盐、避免酒精等原则,有助于减轻肝脏负担并促进修复。
1、优质蛋白
乙肝患者每日应摄入适量优质蛋白,如鸡蛋清、脱脂牛奶、鱼肉等。蛋白质有助于肝细胞再生,但过量可能增加血氨水平。建议每日蛋白质总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1-1.2克,优先选择易消化的动物性蛋白。合并肝性脑病时需严格限制蛋白摄入。
2、控制脂肪
需减少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食物,烹调选用植物油。脂肪摄入过多可能诱发脂肪肝,加重肝脏代谢负担。但不必完全戒断脂肪,适量不饱和脂肪酸如深海鱼油对肝脏有益。每日脂肪供能比建议控制在25%以下。
3、补充维生素
重点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可通过西蓝花、猕猴桃等新鲜蔬菜水果获取。维生素参与肝脏解毒功能,慢性肝病易出现维生素缺乏。脂溶性维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避免过量蓄积。
4、限制钠盐
出现腹水或水肿时需严格限盐,每日钠摄入不超过2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食品等高钠食物。烹饪可使用柠檬汁、香草等替代盐调味。无并发症者每日盐摄入也应控制在6克以内。
5、避免酒精
绝对禁酒是乙肝患者饮食铁律。酒精直接损害肝细胞,加速肝纤维化进程。含酒精饮料、酒酿食品均需避免。合并用药时更需警惕酒精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乙肝患者除注意上述饮食原则外,建议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减轻消化负担,每日可安排5-6餐。食物需充分烹饪至软烂,避免生冷刺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根据病情变化调整饮食方案。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需同步控制血糖。出现食欲减退、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