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疾病有哪些症状
胃部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反酸烧心、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嗳气等。胃部疾病可能由胃炎、胃溃疡、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癌等引起,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1、上腹疼痛
上腹疼痛是胃部疾病最典型的表现,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或左上腹,可能表现为隐痛、钝痛或灼烧样疼痛。胃炎引起的疼痛常与进食相关,空腹时加重;胃溃疡疼痛具有节律性,十二指肠溃疡多为饥饿痛,胃溃疡多为餐后痛。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导致胸骨后烧灼样疼痛。胃癌早期疼痛不明显,进展期可出现持续性疼痛。
2、反酸烧心
反酸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的感觉,烧心是胸骨后的烧灼感。这些症状常见于胃食管反流病,夜间平卧时加重。长期反酸可能导致食管黏膜损伤,形成反流性食管炎。部分胃炎患者也会出现反酸症状,与胃酸分泌异常有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主诉烧心但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
3、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胃黏膜受刺激的常见反应。急性胃炎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可能含有黏液;胃溃疡出血时呕吐物可呈咖啡渣样;幽门梗阻时呕吐物含隔夜食物。胃癌晚期可能出现顽固性呕吐。呕吐后症状缓解多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呕吐后无缓解需警惕器质性疾病。
4、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可能由多种胃部疾病引起。胃炎患者因进食后不适而畏食;胃溃疡患者可能因疼痛而减少进食;胃癌患者早期即可出现不明原因食欲下降伴体重减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常有早饱感,少量进食即觉饱胀。长期食欲减退需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5、腹胀嗳气
腹胀多因胃排空障碍或产气过多所致,胃炎、胃轻瘫患者常见。嗳气是胃内气体经食管排出的表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嗳气频繁。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腹胀和嗳气。胃癌患者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进行性加重腹胀。肠易激综合征等肠道疾病也可能表现为腹胀,需注意鉴别。
胃部不适患者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食物,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建议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餐后适当活动促进消化。避免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呕血、黑便、体重下降等报警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胃镜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日常可适当饮用温开水,食用易消化食物如粥类、面条等,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胃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