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一吃东西就吐怎么办
肠胃炎一吃东西就吐可通过禁食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静脉补液、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消化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禁食补液
急性呕吐期需禁食4-6小时,避免刺激胃肠黏膜。可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每10分钟喂5-10毫升,预防脱水。儿童可使用儿童专用补液盐粉剂冲泡。
2、调整饮食
呕吐缓解后从流质饮食开始,选择米汤、藕粉、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逐步过渡到烂面条、蒸蛋羹等半流质,3天后尝试软米饭。避免油腻、辛辣、高糖食物及乳制品。
3、药物治疗
细菌性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呕吐严重时可用多潘立酮片,但儿童孕妇禁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凝胶可缓解炎症。
4、静脉补液
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中重度脱水时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婴幼儿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计算补液量,成人每日需2000-3000毫升。
5、就医检查
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呕血、意识模糊需急诊。血常规检查可判断感染类型,粪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电解质检测对调整补液方案有指导意义。
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每日分5-6餐少量进食,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可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帮助黏膜修复,饭后30分钟内避免平卧。注意观察排便性状,若出现果酱样便或柏油样便提示消化道出血,需立即复诊。日常注意餐具消毒,生熟食材分开处理,冰箱冷藏室温度需低于4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