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缺血什么症状
心脏缺血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心脏缺血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桥、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
1、胸痛
心脏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胸痛,通常表现为压迫感、紧缩感或烧灼感,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放射。疼痛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胸痛持续时间一般为数分钟至十余分钟,若超过30分钟需警惕心肌梗死。
2、胸闷
胸闷是心脏缺血的另一常见表现,患者常描述为胸部沉重感、憋闷感或呼吸不畅,尤其在活动后加重。胸闷可能伴随出汗、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濒死感。夜间平卧时胸闷加重,坐起后缓解,可能与回心血量增加有关。
3、心悸
心脏缺血可引起心悸,患者自觉心跳加快、加重或不规则。心悸可能由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引起,如室性早搏、房颤等。心悸发作时可能伴随头晕、黑朦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晕厥。
4、气短
心脏缺血患者常出现活动后气短,表现为呼吸费力、需增加呼吸频率。气短程度与缺血严重程度相关,轻者仅剧烈活动时出现,重者轻微活动甚至静息时即可发生。气短可能由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肺淤血引起。
5、乏力
心脏缺血可导致全身乏力,患者常感疲倦、精力不足。乏力可能与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有关,尤其在活动后明显。长期心脏缺血患者可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心脏缺血患者应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控制体重等。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遵医嘱规律服药,定期复查。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对于确诊心脏缺血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必要时考虑冠状动脉介入或搭桥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