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婴儿佝偻病应引起重视
预防婴儿佝偻病需从维生素D补充、科学喂养、日光照射、定期监测和疾病管理五方面综合干预。佝偻病是因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钙磷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骨骼发育异常、神经兴奋性增高等。
1、维生素D补充
婴儿出生后数天起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制剂400-800单位,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遵医嘱增加剂量。可选择维生素D滴剂如星鲨维生素D滴剂、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等。母乳喂养儿更需重视补充,因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较低。补充期间避免同时服用钙剂,防止过量。
2、科学喂养
6月龄后及时添加富含钙的辅食,如强化铁米粉、酸奶、豆腐等。哺乳期母亲应保证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可食用牛奶、奶酪、深绿色蔬菜。避免过早引入普通牛奶替代母乳或配方奶,因其钙磷比例不利于吸收。配方奶喂养儿需确保每日奶量达标。
3、日光照射
婴儿每日需裸露面部和手足接受10-15分钟日光照射,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的温和时段。北方地区冬季可适当延长至20-30分钟。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玻璃会阻挡紫外线,需开窗或户外活动。阴雨天气可通过食物和制剂补充。
4、定期监测
出生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应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医生会评估囟门闭合情况、肋骨串珠等体征。高风险婴儿需检测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发现夜间哭闹、多汗等早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完善25-羟维生素D检测。
5、疾病管理
慢性腹泻、肝胆疾病患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吸收障碍,需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补充剂量。确诊佝偻病后,除大剂量维生素D治疗外,可能需配合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颗粒等钙剂。严重骨骼畸形者需骨科干预。
家长应建立预防为主的意识,从孕期开始注意自身营养储备,哺乳期持续补充维生素D。保持婴儿每日规律作息,避免包裹过严限制活动。早产儿、双胞胎及冬季出生婴儿需加强防护。若发现方颅、鸡胸等典型体征,须立即至儿科或儿童保健科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骨骼畸形。日常护理中注意记录补充剂服用情况,定期测量头围、胸围等发育指标。
相关推荐
02:36
02:12
02:17
02:50
0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