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梗阻洗胃注意事项有什么
幽门梗阻洗胃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重点注意事项包括体位选择、胃管插入深度控制、冲洗液温度调节、负压吸引压力监测及并发症预防。幽门梗阻多由消化性溃疡、肿瘤或先天畸形导致胃出口阻塞,洗胃可缓解呕吐、腹胀等症状,但操作不当可能引发黏膜损伤或穿孔。
洗胃时患者应采取左侧卧位并抬高床头,该体位有助于减少误吸风险并促进胃内容物排出。胃管插入深度需超过普通洗胃5-10厘米,通常达55-65厘米以确保到达幽门部位,插入后需通过听诊注气法确认位置。冲洗液温度维持在35-38℃之间,过冷易诱发痉挛,过热可能损伤黏膜,建议使用生理盐水而非清水以避免电解质紊乱。负压吸引压力控制在20-30kPa范围内,过高压力可能吸附胃黏膜造成损伤,操作中需间断释放负压。并发症预防需重点关注出血和穿孔征象,如出现新鲜血性引流液或剧烈腹痛应立即停止操作。
操作后24小时内需禁食并静脉补液,逐步过渡至清流质饮食。建议选择低纤维、低脂的米汤、藕粉等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每日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可能出现的低钾低氯性碱中毒。后续治疗应针对原发病进行,消化性溃疡患者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根治,肿瘤患者需评估手术指征。居家护理需保持口腔清洁,呕吐后及时漱口,记录每日出入量及呕吐物性状,出现持续腹胀或呕血需立即返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