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下垂是什么病
眼睑下垂是指上眼睑部分或完全不能正常抬起,可能由先天性因素、神经肌肉疾病、外伤或衰老等引起。
1、先天性因素
先天性眼睑下垂多因提上睑肌发育不良导致,出生时即可发现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可能伴随弱视或斜视。轻度患者可通过提睑训练改善,中重度需手术矫正,常用术式为提上睑肌缩短术或额肌悬吊术。
2、重症肌无力
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导致眼睑下垂,晨轻暮重是典型特征,可能伴随复视、吞咽困难。需通过新斯的明试验确诊,治疗包括溴吡斯的明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胸腺切除。
3、动眼神经麻痹
糖尿病、高血压或颅内病变可能引起动眼神经损伤,导致突发性眼睑下垂伴瞳孔散大、眼球运动受限。需排查脑动脉瘤等急症,急性期可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配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
4、老年性下垂
随着年龄增长,提上睑肌腱膜松弛或断裂导致眼睑下垂,常见于60岁以上人群。轻症无须处理,影响视野时可选择提上睑肌前徙术,术后需避免揉眼以防缝线松脱。
5、外伤或术后并发症
眼部外伤、白内障手术等可能损伤提上睑肌,表现为创伤后眼睑位置异常。急性期需冷敷消肿,3-6个月后未恢复者需行瘢痕松解联合眼睑重建术。
日常应避免用力揉搓眼睛,佩戴合适的眼镜矫正视力,定期进行眼科检查。若突然出现双侧眼睑下垂伴随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排除重症肌无力危象。术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夜间可涂抹红霉素眼膏保护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