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不是鸡眼
鸡眼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发黄或发硬的圆形硬结,多因长期摩擦或压迫引起,可通过观察外观特征、按压痛感及生长位置进行初步判断。
鸡眼的核心特征是中心有半透明角质栓,周围皮肤呈淡黄色环状增厚,按压时疼痛明显。好发于足底、趾间等骨突受压部位,形状规则且边界清晰。与胼胝不同,鸡眼面积较小且深入皮肤深层。若用刀片削去表层角质,可见针尖大小黑点或出血点。长期穿窄鞋、足部畸形者更易发生。
需注意与跖疣鉴别,跖疣表面粗糙有黑点,挤压痛大于按压痛,且具有传染性。病毒性跖疣会呈现多发性簇状分布,而鸡眼多为单发。糖尿病患者的足部病变需特别谨慎,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足部同一部位持续受压,可使用鸡眼垫分散压力。每天用温水泡脚软化角质后轻磨表面,但禁止自行切割深部角质栓。若病变持续增大、出血流脓或伴随灼热感,提示可能继发感染,须及时至皮肤科就诊。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者出现足部硬结时,建议直接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