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髓炎的症状
腰椎骨髓炎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发热、脊柱畸形以及神经功能障碍。腰椎骨髓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血源性播散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
1、局部疼痛
腰椎骨髓炎患者早期常出现持续性腰背部钝痛或剧痛,疼痛在夜间或活动后加重,按压病变椎体时疼痛明显。疼痛可能向臀部或下肢放射,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混淆。感染累及神经根时可出现根性疼痛,需通过MRI与血常规检查鉴别。
2、活动受限
由于炎症刺激和椎体结构破坏,患者会出现腰部僵硬、转身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稳定性下降,出现强迫体位。早期可通过支具固定缓解,晚期需手术重建稳定性。
3、发热
急性期患者多伴有38℃以上弛张热,慢性期可表现为低热或不规则发热。发热常与寒战、出汗交替出现,血培养可能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需与结核性脊柱炎、布鲁菌病等感染性疾病鉴别。
4、脊柱畸形
病程超过3个月未治疗者可能出现驼背、侧弯等畸形,源于椎体破坏后的代偿性改变。儿童患者可能因生长板受损导致肢体不等长。X线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楔形变等特征性表现。
5、神经功能障碍
感染灶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时,会出现下肢麻木、肌力下降甚至大小便失禁。急诊减压手术指征包括进行性神经功能恶化、硬膜外脓肿形成等。术后需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6-12周。
腰椎骨髓炎患者急性期应严格卧床休息,使用硬板床避免椎体进一步塌陷。恢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动作。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和钙质摄入,推荐牛奶、鱼肉、西蓝花等食物。定期复查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新发疼痛或神经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