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区别
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程特点。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通常与过敏因素相关;喘息性支气管炎多为急性感染性炎症,常见于婴幼儿呼吸道感染后。
1、病因差异
支气管哮喘主要由遗传易感性与环境过敏原共同作用,如尘螨、花粉等触发Th2型免疫反应。喘息性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细菌感染多为继发性,病理改变以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为主。
2、症状特点
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夜间及凌晨加重,可逆性气流受限;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起病,伴随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喘息多在感染控制后缓解。哮喘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而喘息性支气管炎多为局部湿啰音伴哮鸣音。
3、诊断标准
支气管哮喘需结合可变气流受限证据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变异率增加及过敏原检测阳性。喘息性支气管炎依据临床表现、血常规及胸片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或肺部纹理增粗等感染征象。
4、治疗原则
哮喘需长期控制治疗,常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抗炎解痉药物。喘息性支气管炎以抗感染为主,可选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氨溴索口服溶液,严重喘息时短期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
5、预后转归
哮喘患者气道存在持续炎症,需终身管理预防急性发作。喘息性支气管炎多为自限性,但部分婴幼儿反复发作可能发展为哮喘,建议定期随访肺功能。两者均需避免冷空气刺激,哮喘患者还应建立过敏原规避方案。
建议两类患者均需戒烟并加强呼吸锻炼,哮喘患者应规范使用峰流速仪监测病情。日常注意保暖防感冒,保持室内通风干燥,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气道负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或药物控制不佳时,应及时到呼吸内科就诊评估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