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转氨酶高是否是肝炎

50886次浏览

由于对“肝炎”的惧怕,引发人们对化验单上的“转氨酶”数值也格外敏感,以为一旦转氨酶高了,就说明自己得肝炎了,这种见解是不对的,肝脏是人体内含酶较丰富的脏器,肝损伤后肝细胞内的酶类可能开释出来,这些变化可现象为酶的检测值升高,所以,转氨酶高是否是肝炎呢?


人体内的转氨酶有20余种,化验单中通常到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浆中谷丙转氨酶(ALT),另一种是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中的谷草转氨酶(AST)。一般来说,两种转氨酶的正常范围都是0—40国际单位/升。其中,谷丙转氨是较为敏感的监测肝脏损害的指标,由于百分之一的肝细胞损害,就可使血中谷丙转氨酶的浓度上升1倍。谷草转氨酶反映肝细胞线粒体的损害,较能说明肝脏组织的摧毁程度。

健康人的转氨酶水平也有可能暂时超出正常范围。剧烈运动、过于劳累或者近期吃过油腻食物,都可能使转氨酶暂时偏高。如果在诊断转氨酶前一晚加班工作,没睡好觉,或是体检前早餐时吃了油炸的东西,诊断结果也可能超出正常范围。一个人刚刚在操场上跑了几圈,就立刻诊断他的转氨酶水平,结果也可能高出正常范围。

相关推荐

大三阳喝酒有什么后果
大三阳喝酒,可能会导致肝功能出现异常、转氨酶升高、肝纤维化、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呕血、肝昏迷甚至肝功能衰竭。大三阳的患者乙肝病毒复活跃,传染性比较强,因此对肝脏的损害也比较大。如果这个时候再喝酒,很容易导致肝脏损害,出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的升高,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对于大三阳的患者,已经合并有肝功能的异常,或者肝硬化、肝纤维化,这个时候再喝酒,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出现紊乱,血氨无法代谢,进入血脑屏障,会导致肝昏迷。部分乙肝肝硬化的患者出现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壁非常薄,如果再喝酒,酒精很容易刺激血管壁导致破裂,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如果肝硬化已经很严重的情况下再喝酒,会导致肝脏整个功能衰竭,无法恢复甚至死亡。
语音时长 01:23

2021-06-09

77935次收听

肝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乙肝传染的途径第一是母婴传播,在中国是最常见的,它的传播主要是在孩子出生的过程中,病毒通过黏膜和皮肤的损伤感染胎儿,其他的传播途径就是血液和体液的传播,接触了乙肝病人的血液或者体液,可以传染。甲肝和戊肝这两型肝炎主要传染途径是消化道传染,多是通过饮食或者饮水污染而传染,其他型的肝炎,比如丙肝、丁肝都是通过血液、体液、母婴途径传播的。肝炎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所以平时一定要做好隔离措施。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以及进行母婴阻断后,可减少乙肝病毒的感染。肝炎患者有可能会表现为面色发黄、浑身乏力,肝区不适、腹胀、尿黄等症状。要进行肝功检查,结果异常后进行病原学,影像学等检查。在医生指导下给与治疗。
语音时长 01:12

2021-06-09

78475次收听

02:57
谷丙转氨酶高多少是肝炎
谷丙转氨酶ALT是反应肝细胞受损的敏感指标之一。如果ALT血清值提示超过正常上限的2~3倍,且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并排除了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心肌炎、化学药物中毒、寄生虫病等其他可以导致转氨酶升高的疾病后,可以诊断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甲肝、戊肝为急性肝炎,转氨酶常显著升高,经保肝抗炎治疗多能较快恢复正常。乙肝、丙肝可以转为慢性肝炎,若不进行抗病毒治疗,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影响寿命。
02:27
护肝降转氨酶的药物有哪些
护肝降转氨酶的药临床种类很多,包括西药,中药,详情如下:西药常用的有细胞膜保护剂,如多烯磷脂酰胆碱,主要保护干细胞膜。还有抗氧化制剂,比如水飞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主要通过抗氧化的作来起作用。另外,还有一些强力的抗炎药物,比如甘草提取物,包括强力宁、甘草酸二铵、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还有针对胆汁淤积的药物,比如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是通过改善淤胆的情况保肝。中药的保肝药其实需要辨证,包括有护肝片、护肝宁。大多数中药性质偏凉,肝肾亏虚人群不适宜。保肝肾的药药使用,限制三种以下,能使用两种就不能用三种,种类越少越好,另外建议在保肝药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联合使用,不能同种药物机制同时使用,比较不合理。转氨酶升高是身体报警的反应,对于掌握疾病非常重要,所以有时盲目使用降压药,也不合适,特别对于乙肝人群,如果转氨酶升高伴有病毒复制活跃,可能需要抗病毒,如果单独使用保肝降酶药,若不抗病毒只能起到表面的作用,掩盖了疾病表象,对于疾病预后是不良的。
怎么预防肝炎传染
肝炎疾病多指病毒性肝炎,它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发热和肝大伴有肝功能损害,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那么怎么预防肝炎传染呢?
治疗肝炎的4种药膳
虽然肝炎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但也要遵守三分治、七分养的原则。所以,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保健,尤其是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和禁忌。正确的饮食搭配能对肝炎的治疗起到辅助的作用。
肝炎病人寿命状况
因到目前为止乙肝病毒还没有完全治愈的有效方法,所以对于很多的乙肝患者来说,对能活多长的时间就成了乙肝病人最关心的问题,那么到底如何了解乙肝病人的寿命状况呢?具体介绍如下:慢性轻度、中度乙肝患者:慢性轻度、中度乙肝患者抗病毒药物,保肝降酶,免疫调节药物肝功,乙肝病毒指标,B超,病毒变异指标
养肝宜吃枸杞桑葚粥
肝炎病人应该注意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适当吃一些补肝的食物,有助于肝炎的康复,如枸杞、桑葚等。
预防急性肝炎方法
肝炎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及时的治疗很可能并发出各种并发症,大家都知道治疗肝炎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预防肝炎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那么,生活中怎样预防急性肝炎呢,今天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希望对大家有用。
02:45
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并不相同。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通常在进食过程中会形成肝炎病毒的传染或感染。易传播情况有:吃未加工熟的食物;生吃水产品、海鲜等。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静脉和肌肉,比如输血、手术、纹身、穿耳洞等;母婴也会形成传播,临床叫做垂直传播;另外,夫妻性生活也是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建议夫妻化验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如果含量较高,可以服用抗病毒药来减少病毒载量,减少传播机会。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方法
如果一个人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输血或不洁献血史,或者是有同性恋、吸毒史的人来门诊检查丙肝,首先要开丙肝抗体,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丙肝病毒。丙肝抗体阳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做丙肝病毒定量,也就是HCV-RNA,来判断患者目前体内是否有丙肝病毒复制。如果丙肝抗体、丙肝RNA同时阳性,那么该类患者应该进一步做丙肝基因分型。因为丙肝RNA序列有细微区别,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的分型需要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略有不同,同时还需要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甲胎蛋白,来判断该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是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癌,来制定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64302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是什么病
黄疸型肝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炎,同时伴有皮肤黏膜黄染,血清胆红素超过17.1μmol/L者称为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是基于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否升高来定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无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常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例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表现,继而出现尿色加深,皮肤、巩膜的黄染。发现黄疸型肝炎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尽早明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病因。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一般呈急性经过,是可以自愈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部分患者会发生慢性恶化;药物中毒引起的,应该尽早的停用疑似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要接受对症药物的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病因不同,一旦发现,要及时的到医院就医,尽早的明确病因,以免延误诊治,导致病情进展。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0

54366次收听

02:32
乙型肝炎是怎么引起的
乙型肝炎多数是通过母婴、体液,水平传播。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传染性肝脏疾病。很多人对乙肝本质的认识有误区,以为乙肝是遗传性疾病。其实乙肝并没有出现基因的改变,不是遗传病。很多乙肝是在生产过程当中传染的,也就是母婴垂直传播,母亲传给了孩子。有的乙肝是水平传播的,没有注射乙肝疫苗,进行亲密接触被感染。如接吻、性接触等,传播了乙肝病毒。幼年期感染的情况下,乙肝病毒进入体内后潜伏,随着年龄增长,自身免疫力逐渐健全,体内的乙肝病毒和人体免疫力搏斗带来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进展到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肿瘤。
怎么治疗肝炎
肝炎是肝脏的病变,引起肝炎的原因也非常多,有酒精肝、脂肪肝、病毒肝、自身免疫肝、药物肝等。肝炎的治疗比较难,根据病因和疾病的程度,肝炎的轻重等来综合判断治疗。病毒性肝炎,甲肝和戊肝通过病毒治疗,可以能治愈。乙肝等病毒性的肝炎就需要抗病毒和保肝治疗,避免出现肝硬化,肝癌。酒精引起来肝炎或者药物引起来,就必须要去除病因,不要喝酒,不要吃损肝的药物和食物。肝功能出现异常,出现转氨酶高了、黄疸等,要给他保肝、降酶、退黄的治疗,例如复方甘草酸苷制剂等。多休息,增加营养,少吃含脂肪类太高的食物,不要过度劳累,不要吃有损害肝脏的药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新鲜的蔬菜,适当的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少吃糖,适当的活动起到辅助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34

2019-12-30

58779次收听

01:57
慢性乙型肝炎可以自愈吗
慢性乙型肝炎自愈的概率很小。通常情况下,慢性乙型肝炎的感染者,可以分为肝功能B超完全正常的乙肝携带者,以及存在肝功能异常的慢性活动性肝炎人群。如果这两个状态的人,不进行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也会有极少数的人,可以出现自愈的情况。一般情况下,自愈是指在没有进行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B超也没有发现问题,甚至是患者的表面抗原转阴。但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出现自愈的情况,每年可能只有1%的概率。慢性乙型肝炎一般有5%到10%左右的人,在经过抗病毒治疗以后,可以实现痊愈。如果慢性乙型肝炎没有症状,只是一种携带状态,患者只检查肝功能B超,可能会检查不出来问题。只有在进行表面抗原,或者乙肝五项检查的时候,才能发现是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