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肝炎传播途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0-02-1852273次播放

视频内容:

不同类型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并不相同。病毒性肝炎分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肝和戊肝是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的,通常在进食过程中会形成肝炎病毒的传染或感染。易传播情况有:吃未加工熟的食物;生吃水产品、海鲜等。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依靠静脉和肌肉,比如输血、手术、纹身、穿耳洞等;母婴也会形成传播,临床叫做垂直传播;

另外,夫妻性生活也是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建议夫妻化验乙肝病毒载量HBV-DNA,如果含量较高,可以服用抗病毒药来减少病毒载量,减少传播机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什么是肝炎两对半
肝炎两对半也称为乙肝五项,实际上就是感染了乙肝病毒以后病毒在血清当中的标记物。乙肝两对半的内容就是表面抗原,表面抗体,表面抗原实际上就是乙肝病毒的外壳、包膜,包膜上的蛋白质就是乙肝表面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表面抗体。第二对就是e抗原和e抗体,e抗原阳性代表病毒复制比较活跃。第三个就是核心抗原和核心抗体,但是核心抗原主要是存在在肝细胞的细胞核,在外周血清当中检测不到,只能查核心抗体。所以,乙肝两对半实际上就是乙肝病毒的血清标记物,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还有核心抗体。
语音时长 01:04

2021-07-09

85013次收听

慢性肝炎的分类
急性肝炎长时间不愈,病程超过半年者,称为慢性肝炎。有的肝炎起病隐袭,待临床发现疾病时已成慢性。以往根据其症状体征及肝脏的病理改变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
什么是自免型肝炎
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已为大家所熟知,但非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功能异常却令许多患者和临床医生困惑,这时,我们应该注意另一种与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的肝脏损害,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自免肝)是由于患者肝脏本身的免疫耐受性减退,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自免型肝炎?
肝炎的治疗误区
对于肝炎来说,人们的恐惧多过了了解,以至于大家在治疗肝炎时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在疾病的治疗时,这些治疗误区往往会对我们有害而无益,所以,了解肝炎的治疗误区将对我们的治疗效果有极大的帮助。病人不能别人接触肝炎病人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把牙刷、剃须刀等用品与他人分开,患有肝炎的妇女注意经期卫生,就
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肝炎是一种血液传染疾病,很多人都受其影响,且它的出现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打击,那么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肝炎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早期急性肝炎的治疗方法应用干扰素,皮下注射或肌注。恶心、厌油、呕吐者应给予葡萄糖加维生素C维生素B,这也是肝炎的治疗方法。2、一般治疗,适当休息,肝炎症状明显期特别是有黄疽者应卧床休息,直至症状和黄疸明显消退方可起床活动,逐步增
02:32
肝炎的症状有哪些
肝炎的症状主要分急性和慢性,急性肝炎是有明显的症状,比较典型的是发热、头痛,有点像感冒的症状,随着体温的正常出现,尿黄、眼黄、皮肤黄染,然后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也有的一些患者急性肝炎的时候,症状只轻轻的表现为食欲下降、疲劳。慢性肝炎症状非常不典型,甚至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慢性肝炎可以有疲劳、胃部不适,通常患者会认为自己有慢性的胃病,它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有的慢性肝炎的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总体来讲,肝炎是一个症状比较少的疾病。通常把肝脏称为“哑巴”意思就是肝病可以没有任何表现,发现肝炎还是要根据化验指标。如果发现有恶心,食欲下降,小便颜色发深像浓茶色,要警惕是否有肝炎的发生,需要到医院化验肝功能,做尿常规检测,以便明确是否有肝炎的发生。
02:24
什么是肝硬化
肝硬化都是从慢性肝炎逐步发展过来的,它是肝脏损伤达到严重程度的表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肝硬化需要通过肝组织活检进行鉴别诊断,具体方法是在超声的引导下,利用针刺方式采集肝脏细胞组织,然后在显微镜下做切片进行观察,如果发现非常多的纤维增生,并且形成假小叶状态,就可以断定为肝硬化。早期肝硬化与慢性肝炎很难分辨清楚,只有到了肝硬化失代偿期,也就是俗称的晚期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比如腹水、出血等。除此之外,肝硬化也不会出现太多的特殊表现。
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
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传播常见母婴垂直传播,慢性HBV感染母亲在怀孕及分娩过程中,通过胎盘、围产期等将HBV传染给新生儿。新生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多数慢性化,慢性HBV感染一般经历四期:免疫耐受期,此期患者肝功能正常,E抗原阳性,病毒复制活跃,肝脏炎症、纤维化病变轻或无。此期一般持续二三十年,进入免疫激活期,此期患者肝功能异常,E抗原阳性,病毒载量开始下降,肝脏出现明显炎症、纤维化,随后进入低复制期,即肝功能正常,E抗体阳性,病毒复制明显降低,肝脏炎症、纤维化病变轻。此期部分患者会进入再活动期,肝功能再度异常,病毒复制活跃,需要积极治疗,因为此期患者容易进展至肝硬化甚至肝癌。
语音时长 01:23

2020-02-10

64101次收听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检查方法
如果一个人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有输血或不洁献血史,或者是有同性恋、吸毒史的人来门诊检查丙肝,首先要开丙肝抗体,来判断患者是否感染丙肝病毒。丙肝抗体阳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做丙肝病毒定量,也就是HCV-RNA,来判断患者目前体内是否有丙肝病毒复制。如果丙肝抗体、丙肝RNA同时阳性,那么该类患者应该进一步做丙肝基因分型。因为丙肝RNA序列有细微区别,可以分为不同的亚型。不同的分型需要的抗病毒治疗方案略有不同,同时还需要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甲胎蛋白,来判断该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是肝炎、肝硬化还是肝癌,来制定该患者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0

64302次收听

药物性肝炎好治吗
药物性肝炎正规称为药物性肝损伤,是指由于药物或/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以往没有肝炎史的健康者或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可发生在用药超量时,也可发生在正常用量的情况下。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炎,肝脏损害可以表现为肝细胞坏死、胆汁瘀积、细胞内微脂滴沉积或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急性药物性肝损害只要及时停药、及时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慢性药物性肝损害往往是由于药物诱发机体的特异质反应。慢性胆汁淤积型药物性肝损害一般要停药3个月以上,严重者甚至可能需要到3年左右才能恢复,少数患者也可出现迁延不愈或发展为胆汁淤积性肝硬化,预后不良。
语音时长 01:33

2020-02-10

62843次收听

黄疸型肝炎是什么病
黄疸型肝炎是各种病因引起的肝炎,同时伴有皮肤黏膜黄染,血清胆红素超过17.1μmol/L者称为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是基于有无黄疸表现及血清胆红素水平是否升高来定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无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常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例如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表现,继而出现尿色加深,皮肤、巩膜的黄染。发现黄疸型肝炎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尽早明确引起黄疸型肝炎的病因。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一般呈急性经过,是可以自愈的;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部分患者会发生慢性恶化;药物中毒引起的,应该尽早的停用疑似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要接受对症药物的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病因不同,一旦发现,要及时的到医院就医,尽早的明确病因,以免延误诊治,导致病情进展。
语音时长 01:35

2020-02-10

54366次收听

02:45
乙型肝炎会不会传染
乙型肝炎会传染,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属于乙类传染病。乙肝是否传染要根据血液学和HBV-DNA的化验结果来判断。HBV-DNA又叫乙肝病毒定量,反映了1毫升血液当中有多少乙肝病毒在复制。如果HBV-DNA定量阳性就提示该患者乙肝病毒处于复制期,具有传染性。HBV-DNA定量结果的高低不同代表患者的传染性也不一样。乙肝病毒DNA在10的4次方以下称为低载量,10的4次方到6次方叫中载量,10的6次方以上的叫高病毒载量。高病毒载量乙肝患者传染性比较强,低病毒载量乙肝患者的传染性比较小。如果经过积极抗病毒治疗后HBV-DNA检测不到,传染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02:36
乙型肝炎病毒是什么
肝炎病毒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其中乙肝病毒属于DNA病毒,甲丙戊肝病毒属于RNA病毒。乙肝DNA病毒相对来说比较顽固,不好彻底去除。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急性感染者会有明显乏力、食欲下降、尿黄等症状;慢性感染者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发现自己有乙肝病毒感染,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全面评估。主要检查包括:肝功、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DNA,腹部的超声、甲胎蛋白和肝脏弹性测定等。其中乙肝五项和DNA能够反映传染性的强弱;肝功反映肝细胞炎症轻重;腹部超声、肝弹性测定反映肝脏有无肝硬化;甲胎蛋白检查看有无肝肿瘤。通过全面检查判断目前乙肝病情,确定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药物性肝炎的检查方法
药物性肝炎患者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抽血的方式来进行检查,但是在检查之前,需要排除是否患有甲肝、乙肝等状况,同时还要排除是否患有酒精性肝炎。当此种情况都排除了之后,再看检查结果的碱性磷酸酶以及转氨酶。
02:54
得了自身免疫性肝炎怎么办
得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接受正规治疗,同时心情最重要,因为心情这种情绪对免疫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如果心情不好,免疫力肯定也会低,这个病本来就是免疫功能混乱导致的,所以一定要保持这种比较轻松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