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处理方法
低血糖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静脉注射葡萄糖、调整降糖药物、监测血糖、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低血糖通常由药物过量、饮食不规律、运动过度、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素瘤等原因引起。
1、进食含糖食物
发生低血糖时立即进食15-20克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片、方糖、果汁等。若15分钟后血糖仍低于3.9mmol/L需重复补充。避免选择含脂肪的食物如巧克力,这类食物会延缓糖分吸收。
2、静脉注射葡萄糖
对于意识障碍或无法口服的患者,需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后续用5%-10%葡萄糖溶液维持静脉滴注。该措施需由医护人员操作,同时监测血糖变化防止反跳性高血糖。
3、调整降糖药物
反复发生低血糖者应重新评估降糖方案,可能需减少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剂量。长效胰岛素可调整为分次注射,速效胰岛素需根据进食量精确匹配。使用动态血糖监测有助于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4、监测血糖
处理低血糖后需每15分钟监测血糖直至稳定,之后2小时内仍需密切观察。糖尿病患者应常规监测空腹、餐前及睡前血糖,特别注意夜间3点血糖值,警惕苏木杰现象发生。
5、就医治疗
严重低血糖伴抽搐昏迷、频繁发作或原因不明者需急诊就医。胰岛素瘤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低血糖需进行72小时饥饿试验、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必要时行手术切除治疗。
日常需规律进食三餐及加餐,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并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急救糖块。避免空腹饮酒,酒精会抑制肝糖原分解加重低血糖风险。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掌握碳水化合物计数法,与营养师共同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和肝肾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低血糖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