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应如何调整饮食
心肌梗死患者需采用低盐低脂、高膳食纤维的饮食模式,重点控制总热量摄入并增加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主要调整方向包括控制钠盐摄入、选择优质蛋白来源、增加蔬菜水果比例、限制精制糖分、保持规律进食频率。
1、控制钠盐
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制品等高钠食物。高血压患者更需严格限盐,可使用香草、柠檬汁等天然调味品替代部分盐分。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心脏负荷,影响血压稳定性。
2、优质蛋白
优先选择鱼类、禽类瘦肉及豆制品,每周摄入深海鱼2-3次以补充ω-3脂肪酸。避免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胆固醇食物,每日鸡蛋不超过1个。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0.8-1克计算。
3、高纤维膳食
每日保证300-500克新鲜蔬菜和200-350克水果,选择燕麦、糙米等全谷物替代精制米面。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液胆固醇水平,推荐每日摄入25-30克,需逐步增量避免胃肠不适。
4、限糖策略
禁用含糖饮料,控制糕点、蜂蜜等高糖食品,单日添加糖摄入不超过25克。合并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波动,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杂粮、西蓝花等。
5、进食规律
采用少量多餐模式,每日5-6餐避免过饱。晚餐时间不晚于睡前3小时,进食时细嚼慢咽。暴饮暴食可能诱发心脏缺血事件,需保持进食节奏稳定。
心肌梗死患者除饮食调整外,需配合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指标,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复查,营养师指导下可制定个性化食谱,注意保持理想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