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心源性心脏病
心源性心脏病是指由心脏本身结构或功能异常直接导致的心脏疾病,主要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类型。
1、冠心病
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可能伴随出汗、恶心。治疗需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等药物,严重者需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2、心肌病
心肌病是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分为扩张型、肥厚型等类型,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螺内酯片等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3、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引发的心跳不规则,表现为心悸、头晕甚至晕厥。临床常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4、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由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引起,典型体征包括心脏杂音、活动后气促。轻症可用呋塞米片减轻水肿,重症需行二尖瓣置换术等手术治疗。
5、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标准治疗包括地高辛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
心源性心脏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并记录症状变化;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剂量;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吸烟者必须戒烟,饮酒者需限制酒精摄入,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病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