蝼蛄的功效与营养成分
蝼蛄具有利水消肿、通淋的功效,主要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蝼蛄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
一、功效
蝼蛄在中医理论中归膀胱经、小肠经,其干燥虫体具有利水渗湿作用,可通过促进尿液排出缓解肢体浮肿。现代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可能影响肾脏离子通道,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使用时常与茯苓、泽泻等配伍增强疗效,脾胃虚寒者慎用。
二、蛋白质
蝼蛄体内蛋白质含量较高,包含人体必需氨基酸如赖氨酸、色氨酸等,其蛋白结构与节肢动物外骨骼几丁质结合存在。过敏体质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等反应,不建议自行采集食用野生个体。
三、脂肪
脂肪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亚油酸占比显著,这类物质对细胞膜结构和前列腺素合成有重要作用。但昆虫脂肪的消化吸收率受烹饪方式影响较大,高温油炸会导致营养流失。
四、矿物质
富含锌、铁等微量元素,每100克干品含锌量可达8毫克以上,有助于改善缺锌引起的味觉障碍。其钙磷比例失衡,不宜作为补钙来源,甲壳素成分可能干扰矿物质吸收。
五、其他成分
含有少量嘌呤类物质及胆碱酯酶抑制物,痛风患者应避免食用。传统炮制方法需用沸水烫死后晾干,未经处理的活体可能携带寄生虫。
使用蝼蛄时应选择正规渠道采购的炮制品,避免野外捕捉未经检验的个体。日常保存需密封防潮,出现霉变立即丢弃。配伍用药需中医师指导,不可替代利尿剂等现代药物治疗。儿童、孕妇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食用后出现恶心、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