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时节如何科学防暑应对高温?
大暑时节科学防暑需采取综合措施,主要包括及时补水、合理着装、调整作息、饮食调节及物理降温。
1、及时补水
高温环境下人体水分流失加快,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毫升,可适量补充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应少量多次饮用。观察尿液颜色,若呈深黄色提示需立即补水。老年人及儿童需特别注意定时饮水。
2、合理着装
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棉麻材质衣物,有助于汗液蒸发散热。外出时应佩戴宽檐帽、太阳镜,使用防晒指数SPF30以上的防晒霜。避免在10-16点阳光直射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必要时应携带遮阳伞。
3、调整作息
遵循"早出晚归"原则,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晚凉爽时段。午间12-14点建议安排1小时午休。睡眠环境保持26-28℃,使用竹席等透气寝具。避免熬夜,保证7-8小时充足睡眠以增强耐热能力。
4、饮食调节
多食用西瓜、黄瓜、苦瓜等含水量高的蔬果,适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选择绿豆汤、莲子羹等清热解暑食疗方。避免高油高盐饮食,每餐保持七分饱。冷饮摄入需适度,避免引发胃肠痉挛。
5、物理降温
室内可合理使用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避免直吹。采用湿毛巾擦拭身体大动脉处(颈部、腋窝等)帮助散热。出现头晕等先兆中暑症状时,应立即转移至阴凉处,用凉水喷洒皮肤降温。
特殊人群需加强防护:心血管疾病患者应避免骤冷骤热;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补水同时监测血糖;婴幼儿外出需配备遮阳篷。建议随身携带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出现严重中暑症状如意识模糊、抽搐等应立即就医。室内外温差不宜超过7℃,空调房内每2小时应开窗通风10分钟。可种植绿萝等植物调节室内湿度,保持40%-60%的相对湿度最适宜。运动后避免立即冲冷水澡,应等待汗液自然干透后再沐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