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气上逆喉咙堵塞胸闷按哪个穴位

2564次浏览

胃气上逆喉咙堵塞胸闷可按内关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膻中穴、太冲穴等穴位缓解症状。胃气上逆多与胃肠功能紊乱、情绪压力等因素有关,穴位按摩可作为辅助调理手段。

1、内关穴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此穴可和胃降逆,缓解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用拇指指腹按压3-5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胃肠型感冒、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引起的症状均可适用。

2、足三里穴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该穴是足阳明胃经合穴,能健脾和胃理气。持续点按可改善胃胀嗳气,配合艾灸效果更佳。慢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日常保健使用。

3、中脘穴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脐上4寸处。直接作用于胃腑,能调理中焦气机。手掌顺时针揉按5-10分钟可缓解胃部胀满感。适用于饮食积滞、胃神经官能症等引起的上逆症状。

4、膻中穴

位于胸部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处。为气会之穴,宽胸理气效果显著。双手拇指交替推揉可改善胸闷堵塞感。情绪紧张导致的胃气上逆尤宜选用此穴。

5、太冲穴

位于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属肝经原穴,能疏肝和胃降逆。指腹垂直按压可缓解情绪因素引起的症状。伴有烦躁易怒等肝郁表现时优先选用。

日常应注意饮食清淡规律,避免过饱过饥,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保持情绪平稳,可通过深呼吸、散步等方式疏解压力。若频繁出现胃气上逆伴咽喉异物感,建议就医排除反流性食管炎、贲门失弛缓症等器质性疾病。穴位按摩需长期坚持,每日1-2次,配合热敷效果更佳,但皮肤破损或孕妇应慎用。

相关推荐

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高钠饮食、超重或肥胖、长期精神紧张、过量饮酒等。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
痔疮的症状与原因
痔疮的症状主要有便血、肛门疼痛、肛门瘙痒、肛门脱出物、排便困难等。痔疮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辛辣饮食、遗传等因素引起。
小孩喜欢流鼻血是怎么回事
小孩喜欢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伤、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系统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保持鼻腔湿润、避免挖鼻、使用抗过敏药物、手术矫正、血液检查等方式干预。
小孩睡觉时经常磨牙是怎么回事
小孩睡觉时经常磨牙可能与遗传因素、情绪紧张、牙齿咬合异常、肠道寄生虫感染、营养缺乏等原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心理疏导、口腔矫正、驱虫治疗、补充营养等方式改善。
孩子流鼻血的正确处理方法
孩子流鼻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鼻部、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刺激鼻腔、补充水分等方式处理。流鼻血可能与鼻腔干燥、外力撞击、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1、压迫止血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孩子鼻翼上方软硬骨交界处,持续压迫5-10分钟。压迫时让孩子头部稍向前倾,避免血液倒流呛咳。若单侧出血可仅压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