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的肠子出来了是怎么回事
屁股的肠子出来了通常是指直肠脱垂,可能由长期便秘、盆底肌松弛、慢性腹泻、分娩损伤、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法复位、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长期便秘
排便时过度用力会增加腹压,导致直肠黏膜或全层逐渐下移。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便秘。
2、盆底肌松弛
老年群体或多次分娩女性易出现盆底支撑结构薄弱,表现为肛门坠胀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严重时需采用直肠悬吊术治疗。
3、慢性腹泻
频繁排便刺激肛管可能诱发脱垂,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蒙脱石散可减少腹泻次数,同时需排查感染性肠炎等原发病。
4、分娩损伤
产程中盆底神经肌肉损伤是产妇发病主因,多伴随会阴撕裂。产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必要时行肛门环缩术修复。
5、先天发育异常
儿童骶骨弯曲度不足或直肠周围固定缺陷可能导致脱垂,常伴有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轻症可用消痔灵注射液局部注射,重症需行经腹直肠固定术。
直肠脱垂患者应避免久蹲久坐,每日温水坐浴1-2次促进血液循环,选择高蛋白低渣饮食减少排便刺激。急性发作期需立即采取膝胸卧位减少脱出肠管水肿,若出现黏膜溃烂或嵌顿需急诊就医。术后3个月内禁止提重物,定期复查评估盆底功能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