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病变怎么确诊
肺纤维病变确诊需结合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测试、病理活检等医学手段综合判断。主要诊断方式有高分辨率CT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外科肺活检、血液标志物检测、临床症状评估等。
1、高分辨率CT检查
高分辨率CT能清晰显示肺部网状阴影、蜂窝状改变等特征性表现,是诊断肺纤维病变的首选无创检查。典型影像可见双肺基底部分布为主的间质增厚,晚期可能出现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该检查无须特殊准备,但需注意对碘对比剂过敏者禁用增强扫描。
2、支气管肺泡灌洗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向肺泡内注入生理盐水后回收灌洗液,分析其中细胞分类和炎症因子水平。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可能提示过敏性肺炎,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特发性肺纤维化。检查前需禁食6小时,术后可能出现短暂低热或咯血。
3、外科肺活检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获取肺组织标本是诊断金标准,能明确纤维化类型和程度。病理可见成纤维细胞灶、蜂窝肺等特征,但需评估手术风险。适用于临床诊断不明确或需排除恶性肿瘤的病例,术后需留置胸腔引流管1-2天。
4、血液标志物检测
检测血清KL-6、SP-D等生物标志物可辅助评估肺泡上皮损伤程度。KL-6超过500U/ml提示疾病活动性较高,但需排除肺部感染等其他影响因素。联合肺功能检查结果可提高诊断准确性,采血前无须空腹。
5、临床症状评估
进行性呼吸困难伴干咳是典型症状,听诊可闻及Velcro啰音。需详细询问职业暴露史、用药史等,评估杵状指等体征。症状评分量表如mMRC分级有助于量化疾病严重程度,但需与其他间质性肺病鉴别。
确诊肺纤维病变后应严格戒烟并避免粉尘接触,遵医嘱使用吡非尼酮胶囊或尼达尼布软胶囊等抗纤维化药物。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预防感染,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平地行走改善肺功能。定期复查肺CT监测病情变化,出现发热或气促加重需及时就诊。日常可采用腹式呼吸训练增强膈肌力量,维持室内湿度50%-60%减少呼吸道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