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肌腱炎的方法
缓解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冷热敷交替、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肌腱炎通常由过度劳损、外伤、感染、代谢异常或免疫因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并用支具固定患处,减少肌腱滑动摩擦。慢性期应避免重复性动作,如网球肘患者限制抓握动作,跟腱炎患者减少跑跳。建议使用弹性绷带或护具辅助制动2-4周。
2、冷热敷交替
急性肿胀期每2小时冰敷15分钟,配合加压包扎。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用40℃温水浸泡或红外线理疗仪,每日2次。注意糖尿病患者慎用高温避免烫伤。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消炎镇痛,严重者可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合并感染时联用头孢克洛分散片,配合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缓解局部症状。
4、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肌腱修复,冲击波疗法适用于钙化性肌腱炎。康复期进行离心训练增强肌腱强度,如肩袖损伤者用弹力带做外旋抗阻练习,每周3次。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肌腱炎需行肌腱清创术或修复术,如冈上肌腱撕裂采用关节镜下缝合术。术后需石膏固定3周,逐步开始被动关节活动训练。
日常应保持适度运动增强肌腱柔韧性,游泳和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更适合康复期。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如西蓝花、三文鱼等促进胶原合成。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运动前后充分热身拉伸,使用护具分散肌腱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建议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