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做食道调搏
食道调搏通常用于诊断和治疗心律失常,主要适用于疑似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心脏电生理异常的情况。
食道调搏是一种通过食道电极刺激心脏以评估心脏电活动的检查方法。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晕厥、心悸或心电图显示严重心动过缓时,医生可能建议进行该检查。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食道调搏可帮助终止发作。在预激综合征患者中,该技术能明确旁路位置。部分心脏手术后患者需通过食道调搏评估传导系统功能。
检查前需禁食4小时,移除金属物品。医生将电极导管经鼻腔插入食道中段,通过电刺激记录心脏反应。整个过程约30分钟,可能产生轻微恶心或灼热感。检查结果可明确是否存在窦房结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障碍等异常,为后续起搏器植入或射频消融提供依据。术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过热食物,观察有无胸痛等不适症状。
进行食道调搏后应保持清淡饮食1-2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记录心悸、头晕等症状发作频率,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避免突然的体位变化。若出现持续胸骨后疼痛或呕血需立即就医。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剂量,并监测血压和心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