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肌肉劳损怎么办
手臂肌肉劳损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缓解。手臂肌肉劳损通常由过度使用、姿势不当、外伤、慢性劳损、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热敷
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疼痛。使用40-45℃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热敷适用于慢性劳损或急性期48小时后的恢复。
2、制动休息
急性期应停止引发疼痛的活动,用三角巾或支具固定患肢1-3天。但长期制动可能导致肌肉萎缩,症状缓解后需逐步恢复活动。办公人群需调整键盘鼠标高度,避免肘部悬空。重体力劳动者应合理安排工作节奏。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巴布膏等外用非甾体抗炎药。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肌肉痉挛严重时可用盐酸乙哌立松片。外用药物需避开破损皮肤,口服药物禁止超量使用。
4、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每次8-10分钟,疗程5-7次。经皮神经电刺激能阻断痛觉传导,选用疏密波模式。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肌腱炎,需间隔5-7天重复治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红肿,通常24小时内消退。
5、功能锻炼
疼痛缓解后开始渐进式训练,初期做腕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等被动活动。2周后加入弹力带抗阻训练,从1磅阻力开始。恢复期可进行握力球训练,每组15-20次。所有锻炼应以不引发剧烈疼痛为度,次日晨起无疲劳感为宜。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姿势,使用电脑时前臂有支撑,肘关节屈曲90度。提重物时分散负荷,避免单侧手臂持续发力。运动前充分热身,进行10分钟动态拉伸。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鸡胸肉等,有助于肌肉修复。若休息3天后疼痛未缓解或出现手臂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颈椎病、周围神经卡压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