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附件炎怎么检查
附件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诊断。附件炎通常由病原体感染、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
1、妇科检查
妇科检查是诊断附件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触诊子宫及附件区。若发现宫颈举痛、附件区压痛或包块,提示可能存在炎症。检查时可能伴随阴道分泌物取样,用于后续实验室分析。急性期患者抗拒按压,慢性期可能出现附件增厚或条索感。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异常。阴道分泌物检查能明确病原体类型,常见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尿妊娠试验用于排除异位妊娠,尿常规可鉴别泌尿系统感染。严重感染者需进行血培养以排除败血症。
3、影像学检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等改变,对输卵管卵巢脓肿诊断价值较高。CT或MRI适用于复杂病例,可评估炎症范围及并发症。超声检查无辐射且可重复进行,是首选的影像学方法。慢性附件炎可能显示输卵管积水或盆腔粘连征象。
4、病原学检测
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细菌种类并指导抗生素选择。核酸扩增技术如PCR能快速检测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药敏试验对耐药菌株感染尤为重要。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无效者,需考虑结核分枝杆菌等特殊病原体检测。
5、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是诊断附件炎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输卵管充血、脓性渗出等病变,同时能进行粘连松解等治疗。适用于疑似盆腔脓肿、诊断不明或抗生素治疗无效病例。术中可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鉴别。
怀疑附件炎时应避免自行用药,需完善检查明确诊断。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治疗期间保持外阴清洁,选择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饮食宜清淡,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慢性附件炎患者可进行盆底热敷,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定期复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防止转为慢性炎症。
相关推荐
01:46
03:23
02:38
02:39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附件炎
- 2 附件炎怎么造成的
- 3 附件炎是怎么得的
- 4 附件炎是怎么引起的那
- 5 附件炎是如何造成的
- 6 附件炎怎么引起的
- 7 附件炎注意什么
- 8 附件炎吃什么药附件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