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肾病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引起的肾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泡沫尿、水肿、血压升高、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主要由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引起。
1、泡沫尿
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会导致尿液表面出现细小持久的泡沫,这种泡沫尿静置后不易消散。早期可能仅在晨尿中出现,随着肾功能恶化会逐渐加重。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2、水肿
由于大量蛋白从尿液中丢失,血浆白蛋白降低会引起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水分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早期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后期可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严重者可发展至全身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水。
3、血压升高
肾脏受损后调节水钠平衡能力下降,同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会导致血压升高。这种高血压通常难以控制,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长期高血压又会加速肾功能恶化,形成恶性循环。
4、贫血
肾脏分泌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会导致肾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等症状。贫血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可通过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降低。
5、食欲减退
肾功能不全时体内代谢废物蓄积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口中有尿味、口腔黏膜溃疡等表现。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功能指标,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饮食上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等,同时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延缓肾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