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诊断方法有哪些
骨折诊断方法主要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骨扫描和关节镜检查等。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骨折诊断的基础步骤,医生通过观察患处是否有肿胀、淤血、畸形或开放性伤口,触摸检查局部压痛、异常活动或骨擦感,同时评估患肢的运动功能及神经血管状况。例如股骨颈骨折可能出现患肢缩短和外旋畸形,桡骨远端骨折常呈现银叉样畸形。体格检查可初步判断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为后续影像学检查提供方向。
2、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是骨折确诊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骨折线、移位程度和骨折类型,常规需拍摄正侧位片,特殊部位需加拍斜位或应力位片。CT扫描适用于复杂骨折如脊柱、骨盆骨折,可三维重建显示隐匿性骨折。MRI对软组织损伤、骨髓水肿和应力性骨折敏感,常用于儿童青枝骨折或运动损伤评估。超声检查在儿童骨骨骺损伤诊断中具有无辐射优势。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合并感染或贫血,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有助于鉴别病理性骨折。肌酸激酶升高提示肌肉损伤程度,D-二聚体检测辅助评估血栓风险。对于开放性骨折或术后患者,C反应蛋白和血沉可监测感染情况。骨质疏松患者需进行骨代谢标志物检测以指导抗骨质疏松治疗。
4、骨扫描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通过99mTc-MDP显像能早期发现应力性骨折和转移性骨肿瘤,敏感性高但特异性较低,表现为病灶处放射性浓聚。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可提高分辨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适用于恶性肿瘤骨转移评估。该检查对X线阴性的细微骨折、多发性骨髓瘤等代谢性骨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5、关节镜检查
关节镜可直接观察关节内骨折如胫骨平台骨折、腕舟骨骨折的关节面塌陷情况,同时处理合并的半月板、韧带损伤。术中可进行骨折复位质量评估,清除关节内碎骨片和血肿,减少创伤性关节炎风险。该技术具有微创优势,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损伤。
骨折确诊后需根据类型选择石膏固定、牵引或手术治疗,恢复期应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戒烟限酒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观察愈合进度,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或再骨折。老年患者需预防跌倒,骨质疏松者应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降低再骨折风险。
相关推荐
01:57
03:18
02:20
02:13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 3 怎么知道骨折没骨折
- 4 什么是孟氏骨折和盖氏骨折
- 5 什么叫骨折
- 6 什么是骨折
- 7 什么是骨折?
- 8 为什么容易骨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