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水痘患者怎么预防

接触水痘患者后可通过隔离防护、环境消毒、疫苗接种、个人卫生管理、免疫增强等方式预防。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易感人群需重点防护。
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后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避免共用物品或近距离接触。患者需单独居住直至所有疱疹结痂,通常需要7-10天。易感人群包括未接种疫苗者、孕妇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接触后21天内需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早期症状。
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需用含氯消毒剂擦拭,衣物床单应煮沸消毒或使用60℃以上热水清洗。保持室内通风,紫外线照射可辅助杀灭空气中悬浮的病毒颗粒。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但干燥疱疹痂皮中仍可能具有传染性。
接触后3-5天内接种水痘疫苗可有效预防发病或减轻症状。推荐使用水痘减毒活疫苗,12个月以上未患病且未接种者应完成两剂次接种程序。疫苗接种后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概率较高,但免疫功能缺陷者需谨慎评估。
接触患者后需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避免触摸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佩戴口罩可减少飞沫传播风险,更换的衣物应及时消毒处理。若皮肤直接接触疱疹液,应立即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
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锌等营养素。对于高危人群如肿瘤患者,医生可能建议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早就医,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可能引发并发症的药物。
预防期间应每日监测体温和皮肤状况,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避免抓挠疱疹。恢复期可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蒸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未患病家庭成员建议补种疫苗,集体单位发生疫情时应配合疾控部门开展应急接种。如出现持续高热、疱疹化脓或呼吸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