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时心率加快是为什么
心力衰竭时心率加快主要与心脏代偿机制、神经体液调节异常及心肌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代偿性心动过速、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心肌重构及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1. 心脏代偿机制
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通过加快心率维持心输出量。这种代偿性心动过速初期可暂时改善组织灌注,但长期会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2. 交感神经兴奋
心力衰竭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儿茶酚胺分泌增多直接作用于心脏β受体,引起心率增快。持续交感兴奋会加速心肌细胞凋亡,促进心室重构。
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
心输出量减少刺激肾脏释放肾素,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引发外周血管收缩,同时通过增强交感活性间接加快心率,形成恶性循环。
4. 心肌重构
长期心力衰竭引起心室扩张和心肌纤维化,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可导致窦房结自律性增高或异位起搏点活跃,表现为持续性心率增快。
5. 电解质紊乱
心力衰竭患者常合并低钾血症、低镁血症等电解质失衡,影响心肌细胞膜电位稳定性,易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房性心动过速。
心力衰竭患者应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采用低脂高纤维饮食,适量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深绿色蔬菜。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出现下肢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遵医嘱规范使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