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性皮炎的哪个部位
异位性皮炎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部位,但好发于面部、颈部、肘窝、腘窝等皮肤皱褶处。
1、面部
面部是异位性皮炎的常见发病部位,尤其是婴幼儿。皮损多表现为红斑、丘疹、渗出,伴有剧烈瘙痒。由于面部皮肤较薄,容易因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日常需避免过度清洁,使用温和保湿剂,严重时需遵医嘱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或吡美莫司乳膏。
2、颈部
颈部皮肤皱褶处因汗液积聚和摩擦易发异位性皮炎,表现为环形红斑伴脱屑。患者应避免穿高领衣物刺激,可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屏障。若合并真菌感染需联用酮康唑乳膏。
3、肘窝
肘窝部位因频繁屈伸活动易出现苔藓样变和色素沉着。皮损干燥时可使用尿素软膏,急性期渗出需用硼酸溶液湿敷。夜间可佩戴棉质护肘减少搔抓。
4、腘窝
腘窝皮炎常对称分布,伴随明显瘙痒和抓痕。建议穿着宽松裤装,沐浴后及时涂抹凡士林。顽固性皮损可短期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但需避免长期使用。
5、躯干四肢
躯干和四肢伸侧可能出现散在丘疹或斑块,冬季加重。需保持环境湿度,洗澡水温不超过38℃。中重度患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合并感染时加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异位性皮炎患者需注意维持皮肤湿润状态,每日使用无香料保湿霜2-3次,选择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接触羊毛制品、尘螨等致敏原,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60%。急性发作期应减少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若皮损持续不愈或出现脓性分泌物,须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