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疮是什么病
黄口疮一般是指口腔溃疡,属于口腔黏膜的浅表性溃疡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疼痛性溃疡面,表面覆盖黄色假膜。
1、病因
口腔溃疡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精神紧张、营养缺乏、局部创伤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提示遗传易感性。维生素B12、叶酸、铁等营养素缺乏也可能诱发溃疡。进食过硬食物造成的黏膜损伤是常见诱因。
2、临床表现
典型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1-2个圆形溃疡,直径2-4毫米,表面覆盖黄色或灰白色假膜,周围有红晕。溃疡面有明显灼痛感,进食刺激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好发于唇内侧、舌缘、颊黏膜等部位,病程7-10天可自愈。
3、诊断方法
主要通过临床表现诊断,典型溃疡无需特殊检查。对于反复发作、溃疡面积大、病程长的患者,需进行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排除全身性疾病。必要时可做溃疡面刮片检查或活检排除其他黏膜病变。
4、治疗方法
轻型溃疡可局部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口腔溃疡贴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促进愈合。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可口服维生素B族、锌制剂等调节免疫功能。
5、预防措施
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过硬、过热食物刺激黏膜。均衡饮食,保证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调节心理压力,保证充足睡眠。有复发倾向者可定期使用康复新液含漱预防发作。避免使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牙膏减少黏膜刺激。
口腔溃疡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漱口水漱口3-4次。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保证充足睡眠,调节心理压力。溃疡发作期间可使用吸管进食流质食物减少刺激。若溃疡2周未愈或反复发作,应及时就诊排查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