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肾病综合征早期症状

25692次浏览

肾病综合症的症状表现有很多,肾病综合症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疾病,对于人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及时的治疗,不仅对以后的治疗增加难度,而且对于患者的家庭也会造成负担,患者在确诊病情时,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您介绍肾病综合征早期症状。

一、会不同程度的伴有水肿的发生

水肿是由于患者血液内的血流减慢、缺氧,给患者造成了局部的肿胀,这是是肾病综合症比较明显的症状之一,在肾病综合症的早期症状之中,也是最主要的一种。一般来说,肾病综合症的早期症状之中,水肿的出现,主要是在下肢以及脸部等部位。到了疾病的中后期,才会蔓延到其他的部位去。

二、伴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肾病综合症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但是,在进行肾病综合症的诊断之中,高血压,也是比较有效的判断依据之一。尤其是在早期肾病综合症症状并不是很明显的时候。

三、出现蛋白尿的现象

蛋白尿是由于肾脏的过滤功能衰退,造成尿液中蛋白的含量增多,使体内大量的蛋白丢失,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蛋白尿一般表现为尿液多的泡沫。而且,这些泡沫,不会在短时间之内消失。这些泡沫的出现,就是由于尿液之中有蛋白质成分所形成的。也是分辨蛋白尿的主要表现,希望大家在平时应当的多注意。

温馨提示,专家在文章中对于,肾病综合症的一些临床表现给出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早日发现这个病,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了解这些常识,同时对于患者也要尽早的配合医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这样才能够让病情得到更快的治愈,避免病情恶化引发尿毒症,影响我们的健康。

相关推荐

膜性肾病需要终生服药吗
膜性肾病大多数人群不需要终身服药。一般来说,根据蛋白尿、血浆白蛋白的情况,膜性肾病可以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大部分膜性肾病人群经过规范性的治疗,蛋白尿的情况都能得到缓解,不需终身用药;但是少数药物不敏感或者是治疗不规律或者是反复发作的人群,可能需要长时间的用药。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62782次收听

02:15
肾病综合征全身水肿能透析吗
如果肾病综合征的患者水肿比较严重,而一般药物治疗不好的话,是可以进行透析的。首先,肾病综合征的患者由于他的血浆白蛋白减低,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水肿。我们通常使用口服或是静脉的利尿药物,包括口服的福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等等。但是在患者低白蛋白血症比较重的情况下,口服利尿药效果不好,会给患者用静脉的利尿药。即便如此,仍有部分患者利尿效果不佳,全身水肿比较明显,或者本身在肾病综合征的时候就合并有急性肾衰竭,这个时候可以考虑用透析支持治疗,帮助患者度过肾功能不全并且通过透析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来改善患者的水肿。
02:06
膜性肾病能治疗好吗
膜性肾病大多数可以治疗好。膜性肾病即在肾活检时发现肾小球的基底膜增厚,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等情况。膜性肾病的治疗根据蛋白尿的多少,血浆白蛋白的情况以及肾功能的情况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以及极高危等类型。不同的这种情况下治疗模式是不一样的,对于绝大多数膜性肾病的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肾病综合征可以消失。而少数人可能对各种治疗方案不敏感。因此,对膜性肾病的人群,一定要进行规范性的、积极的治疗。
中医补肾有讲究
中医补肾的学问其实很讲究。下面介绍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检验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可以简单地区分是怕冷还是怕热来辨别,阴虚的大多脸发红、五心烦热;阳虚的则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
患有肾病综合征做哪些鉴定
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患儿通常表现面色苍白、皮肤干燥、毛发干枯萎黄、指趾甲出现白色横纹、耳壳及鼻软骨薄弱,且精神萎靡、倦怠无力、食欲减退,有时伴有腹泻,小儿肾病综合征除了根据病史的体征来诊断以外,还可根据以下介绍的标准进行诊断,且需与一些类似疾病相鉴别:
肾病综合征复发的症状
肾病综合征虽然能够通过积极治疗而取得一定的康复作用,但是如果平时不注意,则此病往往是有可能复发的。肾病综合征如果复发,则以往的一些症状表现又会慢慢开始出现。一些基本的表现,比如说蛋白尿或者是低蛋白血症以及身体水肿现象都有可能接踵而至,还有就是高血脂症也有可能相继表现出来。
肾病综合征能自愈吗
肾病综合征能否自愈和病变类型有关,部分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有自愈可能,但是其他类型肾病综合征多数情况下无法自愈,需要及时进行相应治疗。
肾病综合症能活多久
肾病综合征可存活时间在数月到十几年不等,具体存活时间与疾病类型、治疗反应程度以及并发症等密切相关。肾病综合征包括许多不同病理类型,预后与许多因素有关,根据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并发症以及对治疗反应情况不同,存在着很大差异。一、微小病变性肾病长期预后良好,50%可在数月内自发缓解,90%患者对激素治疗反应良好,但治疗缓解后复发率高。患者10年存活率大于95%。若反复发作或长期大量蛋白尿得不到控制,病理类型可转变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进而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终发展至尿毒症者约为3%。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被认为和微小病变性肾病同属于同一疾病不同阶段,但预后截然不同。有25%到40%的患者在10到15年或以后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且肾移植后20%到30%的患者可复发。三、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对治疗反应虽然不佳,但多数患者愈后相对良好,约1/4患者病情可以自然缓解。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14

60298次收听

肾病综合征预防措施有哪些
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发病诱因,可有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还可见于接触某些化学制剂或服用某些药物后,吸烟、吸毒也是诱发肾病综合征发病的因素。部分病人还有遗传易感性。但多数病人是没有明确的诱因情况下引发的肾病综合征,所以,我们平常应该坚持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各种感染,同时对于某些可以诱发肾脏疾病的药物和化学制剂尽量避免使用和接触,戒烟、禁止吸毒,也对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有一定帮助。直系亲属中有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人群,应该加强每年尿常规和肾功能的定期检查,避免贻误病情。同时因为肾病综合征常没有典型的症状或仅表现为水肿,所以对于有水肿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耽误病情。
语音时长 02:22

2020-02-12

54895次收听

肾病综合症能根治吗
肾病综合症有很多的临床类型和病理类型,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症治疗的方法、治疗的药物以及最终的结局、治疗效果并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有些肾病综合症能够根治,有些肾病综合症不能够根治。比如微小病变型以及轻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肾病综合症,通过激素治疗以后,大多数患者的尿蛋白很快就会消失,水肿消退,肾功能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临床可以治愈。只有极少数患者可以在劳累、感染的情况下病情复发。大多数紫癜性肾炎患者通过抗过敏以及激素治疗,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患者通过抗乙肝病毒治疗以后,病情也能够根治。但有些肾病综合症,比如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对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差,尿蛋白很难消失,病情反复加重,容易成为尿毒症。所以判断肾病综合症是否能根治,一定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综合分析。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10

65490次收听

女性肌酐低是什么原因
女性体内肌酐低,有妊娠、营养不良等非疾病因素;也有外伤、白血病等疾病性因素。
怎么预防肾病综合征复发
肾病综合征预防复发一般有三方面:第一,避免过于劳累,因为劳累以后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复发;第二,避免感染,激素治疗以后,病人的抵抗力会下降,如果出现感冒、呼吸道感染、腹泻、泌尿系感染,特别容易诱导复发;第三,依从性差,有的病人自己擅自停药,或减的太快,也容易复发。所以一定要遵从医嘱,根据医生的要求逐渐减量,这样可以避免复发的问题。
语音时长 00:55

2018-09-21

56112次收听

01:53
什么是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症这种疾病,是由于多种病因造成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患有肾病综合症病人的主要特点是会出现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严重水肿以及高胆固醇血症。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水肿和蛋白尿,具体的病理分型有很多。但是,肾病综合征主要可以分为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和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两大类。大量蛋白尿的诊断标准是24小时尿蛋白超过3.5克,而且血浆白蛋白减少到小于30克每分升;如果患者符合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可能会合并水肿以及高脂血症。一般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具体病因,需要通过肾活检来明确患者出现肾病综合征的原因,确诊后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02:17
肾病综合征怎么治疗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理诊断结果来进行治疗。通常肾病综合征患者,需要进行肾活检,来明确诊断。对于不同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其治疗方案的差别也非常大,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来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微小病变肾病或者是膜性肾病的患者,通常都需要对患者进行激素治疗。但是,对于膜性肾病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需要激素再加上另外一种免疫抑制剂,来进行治疗;对于原发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也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治疗。但是,有些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比如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对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无效果,主要是用ACEI、ARB类药物,来降低尿蛋白。
01:57
肾病综合征的症状
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即所谓的“三高一低”,及其他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第一,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也是肾病综合征最基本的病理生理机制。第二,肾病综合征时大量白蛋白从尿中丢失,当肝脏白蛋白合成增加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时,则出现低白蛋白血症。第三,肾病综合征时低白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造成水肿。第四,高脂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