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怎么办补充
电解质紊乱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调整饮食、静脉补液、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补充。电解质紊乱通常由腹泻呕吐、大量出汗、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适用于轻度电解质紊乱,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钾、葡萄糖等,能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常见剂型有口服补液盐散、口服补液盐颗粒。使用时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避免浓度过高刺激胃肠。儿童或老年人使用时需少量多次饮用,家长需观察有无腹胀等不适。
2、调整饮食
缺钾时可多吃香蕉、橙子、土豆等富钾食物,缺钠时可适量饮用淡盐水或进食咸味食品。镁缺乏建议补充坚果、深绿色蔬菜。同时需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加重脱水。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将食物制成流质或半流质,家长需帮助幼儿将食物研磨细化。
3、静脉补液
中重度脱水或无法经口进食时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等。医院会根据血电解质检查结果调配含钾、钙、镁的复合补液。静脉补液需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避免心脏负荷过重,使用过程中需监测心率及尿量变化。
4、药物治疗
低钾血症可遵医嘱使用氯化钾缓释片、门冬氨酸钾镁片,低钙血症需补充碳酸钙D3片。利尿剂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可能需要调整螺内酯片、托拉塞米片等药物剂量。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5、透析治疗
尿毒症或严重肾功能不全合并电解质紊乱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代谢废物,调节电解质平衡。透析过程中会使用含特定电解质浓度的透析液,治疗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通常每周需进行多次治疗。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左右,高温环境或运动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长期服用利尿剂、泻药者应定期检测血电解质。若出现肌肉抽搐、心率失常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肾功能不全患者需严格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家长应注意观察儿童腹泻后的精神状况和尿量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