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样乳癌是怎么回事
湿疹样乳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主要表现为乳头及乳晕区出现类似湿疹的皮肤病变。湿疹样乳癌可能由乳腺导管内癌细胞侵犯表皮、遗传因素、激素水平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病理活检、免疫组化检查等方式确诊。
1、乳腺导管内癌细胞侵犯表皮
湿疹样乳癌的典型病理特征是乳腺导管内癌细胞向表皮内扩散,导致乳头及乳晕区皮肤出现红斑、糜烂、渗出等湿疹样改变。这种病变常被误诊为普通湿疹或皮炎,延误治疗。确诊需通过皮肤活检发现表皮内的佩吉特细胞,该细胞体积大、胞浆透明、核异型明显。
2、遗传因素
部分湿疹样乳癌患者存在BRCA1/2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因素。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群发病风险较高,可能与DNA修复机制缺陷有关。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必要时可考虑基因检测。
3、激素水平异常
长期雌激素暴露可能促进湿疹样乳癌的发生,常见于未生育、晚育、月经初潮早或绝经晚的女性。雌激素受体阳性者占比较高,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片、来曲唑片等可能有效。
4、慢性炎症刺激
乳头反复皲裂、感染或长期接触刺激性物质可能诱发局部癌变。临床表现为单侧乳头持续性瘙痒、灼痛,伴黄色或血性分泌物。需与乳头湿疹鉴别,后者多为双侧对称且对激素治疗敏感。
5、免疫微环境改变
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功能失调可能促进湿疹样乳癌进展。部分患者HER-2过表达,可考虑曲妥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治疗。伴随腋窝淋巴结转移时需联合化疗,如多西他赛注射液、环磷酰胺片等。
湿疹样乳癌患者应避免搔抓或摩擦病变部位,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刺激。术后需定期复查乳腺超声、肿瘤标志物等,监测复发迹象。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摄入,限制高脂食物。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患侧上肢剧烈活动。心理上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