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要如何护理
糖尿病足可通过控制血糖、日常足部检查、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足部受伤、选择合适的鞋袜等方式护理。糖尿病足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感染、足部压力异常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长期高血糖是糖尿病足的主要原因,高血糖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导致足部感觉减退和血液循环不良。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阿卡波糖片等。饮食上应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高糖食物,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和优质蛋白的摄入。保持规律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足部受伤。
2、日常足部检查
周围神经病变会导致足部感觉异常,患者可能无法及时发现足部损伤。建议每天检查足部是否有红肿、水泡、溃疡、皲裂等问题,尤其要关注足底和趾缝。可使用镜子辅助观察足底,或请家人帮助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感染加重。对于视力不佳的患者,可借助放大镜或专业足部检查工具。
3、保持足部清洁干燥
足部感染会加速糖尿病足病情进展。每天用温水清洗足部,水温不超过37℃,避免烫伤。洗后彻底擦干,特别是趾缝部位。可使用温和的保湿霜防止皮肤皲裂,但不要涂抹在趾缝间。修剪趾甲时应平剪,避免剪得太短或伤及甲沟。如有鸡眼或胼胝,不要自行处理,应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4、避免足部受伤
血管病变会导致足部供血不足,轻微外伤可能引发严重感染。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赤脚行走,即使在家中也要穿拖鞋。避免使用热水袋或电热毯直接接触足部取暖。不要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防止局部受压。进行足部按摩时力度要轻柔,避免造成微小损伤。如发现足部有伤口,应及时消毒并就医处理。
5、选择合适的鞋袜
足部压力异常会导致溃疡形成。应选择透气性好、宽松舒适的鞋子,鞋头要有足够空间避免挤压脚趾。新鞋要逐渐适应,每天穿1-2小时后检查足部是否有压红或摩擦。袜子应选择无接缝的棉质或专用糖尿病袜,保持干爽并每天更换。避免穿紧身袜或高跟鞋,这些会增加足部压力。定期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防止硌伤足底。
糖尿病足护理需要长期坚持,患者应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除上述措施外,还应定期进行足部专业检查,至少每年一次。戒烟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限制酒精摄入可避免血糖波动。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运动前后要检查足部。如发现足部温度异常、颜色改变、疼痛或伤口不愈等情况,应立即就医。通过综合管理可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