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斜疝的介绍
腹股沟斜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形成的疝,属于腹外疝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
1、发病机制
腹股沟斜疝的发生与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有关,当腹内压增高时,腹腔内容物如肠管或大网膜可经此薄弱区向外突出。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这与睾丸下降过程中形成的解剖结构特点相关。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腹股沟区出现柔软包块,在站立、咳嗽或用力时明显,平卧后多可自行回纳。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坠胀感或钝痛,若发生嵌顿则表现为剧烈疼痛伴呕吐等肠梗阻症状。
3、诊断方法
除典型临床表现外,超声检查可明确疝内容物性质,必要时需行CT检查评估复杂病例。需注意与直疝、股疝及睾丸鞘膜积液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4、保守治疗
一岁以下婴幼儿可观察等待自愈,成人可使用疝气带暂时缓解症状。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局部组织粘连,增加后续手术难度。
5、手术治疗
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主要术式,前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术后需避免重体力劳动1-3个月,防止复发。
日常应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长期慢性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增加腹压的因素。术后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步行锻炼,但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饮食上需保证足够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促进组织修复,同时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