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性外耳道狭窄有哪些典型症状
后天性外耳道狭窄的典型症状主要有听力下降、耳闷胀感、耳痛、耳道分泌物增多及耳鸣。该疾病可能与外伤、炎症反复刺激、手术瘢痕增生等因素有关。
1、听力下降
后天性外耳道狭窄可导致声音传导受阻,表现为渐进性听力减退。患者可能首先察觉对细微声音不敏感,严重时需提高音量交流。这种听力下降多为传导性,与耳道物理性狭窄直接相关。
2、耳闷胀感
患者常描述耳部有堵塞感或压迫感,类似棉花塞耳的状态。狭窄的耳道会改变外耳道正常气压,尤其在乘坐飞机或潜水时症状加重。部分患者会不自主频繁按压耳屏试图缓解不适。
3、耳痛
狭窄部位可能出现钝痛或刺痛,急性炎症发作时疼痛加剧。耳道皮肤受挤压后易发生局部缺血,继发感染时可伴随搏动性疼痛。疼痛可能向同侧头部放射,夜间平卧时症状更明显。
4、耳道分泌物增多
狭窄阻碍耵聍自然排出,导致分泌物蓄积并发感染。可见黄色脓性分泌物或褐色油性耵聍,伴有异味。反复感染可能形成外耳道湿疹样改变,出现鳞屑和皮肤皲裂。
5、耳鸣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频嗡嗡声或高频蝉鸣样耳鸣。耳道狭窄改变声波共振特性,同时中耳压力异常可能诱发耳鸣。症状在安静环境或疲劳时尤为显著。
后天性外耳道狭窄患者应避免自行掏耳,防止加重损伤。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防水耳塞。出现急性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长期使用含激素类滴耳液。定期进行耳内镜检查监测狭窄程度,严重听力障碍者需考虑手术矫正。日常注意控制过敏因素,减少耳道炎症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