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隆间骨折如何翻身
粗隆间骨折患者翻身需采用轴线翻身法,避免患肢扭转或受压,建议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轴线翻身法要求保持头颈、躯干、下肢成直线同步翻转,可使用枕头支撑患肢与身体间隙。翻身前应固定好牵引装置或外固定支具,动作需缓慢平稳,由两名护理人员分别托住肩腰臀部和下肢协同操作。若患者佩戴髋关节保护器,需确认器械位置无移位后再翻身。翻身频率建议每2小时一次,夜间可延长至3-4小时,骨痂形成期后可调整为自主渐进式翻身。
术后早期翻身需避开伤口引流管,观察患肢血运及疼痛变化。骨质疏松患者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对侧髋部,避免发生二次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者需采用30度小角度翻身,并使用翻身垫维持体位。对于肥胖患者,可采用吊架辅助或分段翻身法减轻护理难度。翻身过程中出现骨擦感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生。
日常护理中应保持床单平整干燥,翻身前后检查皮肤受压情况,骨突处可垫泡沫敷料预防压疮。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促进血液循环。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300-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适量食用深绿色蔬菜和豆制品。避免吸烟饮酒,控制咖啡因摄入,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