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心脏病吃什么药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地高辛片、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风湿性心脏病是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损害,需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并预防并发症。
一、阿司匹林肠溶片
阿司匹林肠溶片可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降低血栓形成风险。该药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长期使用需监测出血倾向。对水杨酸过敏者禁用,用药期间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二、地高辛片
地高辛片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引发心力衰竭的患者,通过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防止洋地黄中毒。常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视力异常,合并低钾血症时慎用。
三、呋塞米片
呋塞米片能缓解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水肿和呼吸困难,通过利尿减少血容量负荷。用药时需注意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血症。痛风患者慎用,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用可能增加耳毒性。
四、螺内酯片
螺内酯片作为保钾利尿剂,常与呋塞米联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抗醛固酮作用,可改善心肌重构。长期使用需监测血钾水平,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剂量,避免高钾血症。
五、华法林钠片
华法林钠片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或人工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合成预防血栓。需定期监测INR值调整剂量,避免与多种药物和食物相互作用,出血高风险患者慎用。
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需低盐饮食并限制液体摄入,每日钠盐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监测瓣膜功能变化。出现气促加重或下肢水肿应及时就诊,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冬季注意防寒保暖,预防链球菌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