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可分为哪几种
骨折按损伤程度和形态可分为闭合性骨折、开放性骨折、不完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粉碎性骨折等类型。
1、闭合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指骨折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这类骨折通常由间接暴力导致,如跌倒时手掌撑地引起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但无创口。治疗以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固定为主,常见于儿童青枝骨折和成人稳定性骨折。
2、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指骨折端刺破皮肤或黏膜,与外界相通。多由高能量损伤如车祸、高处坠落引起,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损伤。临床可见创口出血、骨外露,易继发感染。需紧急清创手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行外固定支架固定,例如胫骨开放性骨折需预防骨髓炎。
3、不完全性骨折
不完全性骨折指骨皮质未完全断裂,常见于儿童韧性较强的骨骼。表现为局部压痛和轻度肿胀,X线可见骨皮质皱褶或隆起。典型如青枝骨折,因类似折弯的嫩枝而得名。治疗多采用夹板或支具固定3-4周,预后良好。
4、完全性骨折
完全性骨折指骨皮质完全断裂,骨折线贯穿整个骨干。多由直接暴力导致,如撞击伤。临床可见明显畸形、异常活动和骨擦音。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案,横形骨折适合髓内钉固定,斜形骨折需钢板螺钉固定,例如股骨干完全骨折需手术复位。
5、粉碎性骨折
粉碎性骨折指骨折处形成三块以上骨碎片,常见于高能量创伤。X线显示骨折线呈星状或蝶形,常伴严重软组织损伤。治疗难度大,需手术清除游离骨片并使用锁定钢板固定,后期可能需植骨促进愈合,如跟骨粉碎性骨折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
骨折后应保持患肢制动,避免移动骨折端造成二次损伤;早期可冰敷减轻肿胀,后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和肌力训练;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钙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戒烟限酒以促进骨愈合,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