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骨折的类型
骨盆骨折主要包括稳定型骨折、不稳定型骨折和开放性骨折三种类型。骨盆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如车祸、高处坠落等,也可能因骨质疏松导致轻微外力下发生。
1、稳定型骨折
稳定型骨折指骨盆环结构未完全断裂,仍能维持力学稳定性的骨折。常见于耻骨支单侧骨折、髂骨翼骨折等。患者可能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但通常无严重出血或神经损伤。治疗以卧床休息、骨盆带固定为主,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疼痛,必要时可使用骨肽注射液促进愈合。
2、不稳定型骨折
不稳定型骨折表现为骨盆环两处以上断裂或垂直方向移位,多由高能量创伤导致。常合并骶髂关节分离、耻骨联合分离,可能伴随大出血、膀胱损伤等并发症。临床可见双下肢不等长、骨盆挤压试验阳性。需紧急进行外固定架稳定骨盆,后期可能需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配合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止血,同时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预防感染。
3、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指骨折端与外界相通的严重损伤,多伴有会阴部或直肠撕裂。此类骨折污染风险高,易发生坏死性筋膜炎等严重感染。需立即清创并采用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延迟内固定治疗。术后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同时使用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预防破伤风。这类患者往往需要多学科联合救治。
骨盆骨折患者康复期需严格卧床4-8周,后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髋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练习。饮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3软胶囊促进骨骼修复。恢复期间避免负重活动,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发热、疼痛加剧或下肢感觉异常需立即就医。建议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每2小时协助患者轴向翻身一次,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