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抑郁症如何进行分类
心理抑郁症主要分为重性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季节性情感障碍、产后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五种类型。
1、重性抑郁障碍
重性抑郁障碍表现为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可能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等症状。发病与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应激事件等多因素相关。临床常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药物干预,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2、持续性抑郁障碍
持续性抑郁障碍又称恶劣心境障碍,症状持续两年以上但程度较轻,患者长期处于情绪压抑状态,社会功能受损不明显。发病与性格特征、慢性压力关系密切。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必要时联合米氮平片或盐酸舍曲林分散片等药物。
3、季节性情感障碍
季节性情感障碍具有秋冬发作、春夏缓解的周期性特点,与光照减少导致的褪黑素分泌异常有关。典型表现为嗜睡、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等非典型抑郁症状。光疗配合盐酸安非他酮缓释片效果显著。
4、产后抑郁症
产后抑郁症发生于分娩后4周内,与激素水平骤降、角色适应困难相关。患者可能出现对婴儿的抵触情绪或过度担忧,需警惕伤害行为。盐酸舍曲林片、认知行为治疗及社会支持是主要干预手段。
5、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需与单纯抑郁症鉴别,患者既往有躁狂/轻躁狂发作史。治疗须避免单独使用抗抑郁药,需联用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缓释片或丙戊酸钠缓释片,防止转躁风险。
抑郁症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注意增加富含ω-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摄入。家属需给予充分情感支持,避免指责或过度鼓励,定期陪同复诊。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需立即联系精神科急诊。所有药物使用必须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