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马牙是怎么回事

2154次浏览

婴儿马牙是指新生儿口腔黏膜上出现的白色或黄白色小颗粒,主要由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堵塞引起,通常无须特殊处理。

1、上皮细胞堆积

新生儿口腔黏膜在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上皮细胞残留,形成类似米粒大小的白色突起。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改变,不会引起疼痛或进食困难,多数在出生后2-3周自行脱落。家长只需保持婴儿口腔清洁,避免用纱布擦拭或挑破,防止黏膜损伤引发感染。

2、黏液腺堵塞

部分婴儿因唾液腺导管未完全通畅,导致黏液潴留形成囊肿样结构,表现为牙龈或硬腭部位的黄白色斑点。这种情况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但通常不影响乳牙萌出。若发现马牙周围黏膜发红、婴儿哭闹拒食,需警惕继发感染,应及时就医排查。

3、母体激素影响

妊娠期雌激素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能刺激口腔黏膜过度增生。这类马牙多呈对称分布,直径不超过2毫米,随着激素水平下降会逐渐消退。哺乳期母亲应注意饮食清淡,减少高激素食物的摄入。

4、念珠菌感染

少数情况下,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可能被误认为马牙。鹅口疮常伴随黏膜充血、哺乳时哭闹等症状,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抗真菌药物治疗。家长发现婴儿舌苔厚白且不易擦除时,应就医明确诊断。

5、先天性牙齿

极少数新生儿可能出现诞生牙,这类真性牙齿质地坚硬且位置固定。容易导致舌系带溃疡或哺乳困难,需由口腔科医生评估是否需拔除。与马牙的区别在于诞生牙有牙根结构,X线检查可确诊。

日常护理中,家长可用清洁棉签蘸温水轻柔清洁婴儿口腔,避免使用民间偏方如擦盐、挑刺等方法。哺乳后喂少量温水有助于减少奶渍残留,定期观察马牙变化情况。若发现马牙增大、周围组织红肿或婴儿出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儿科或口腔科就诊,排除其他口腔疾病可能。保持喂养器具消毒和母亲乳头清洁是预防继发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关推荐

急慢性咽喉炎的症状有哪些
急慢性咽喉炎的症状主要有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咽喉异物感、吞咽困难等。急性咽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慢性咽喉炎常与长期刺激或胃食管反流有关。
刚出生的婴儿应注意什么
刚出生的婴儿需注意保暖、喂养、皮肤护理、睡眠安全和疾病预防。主要有保持适宜室温、按需母乳喂养、勤换尿布、避免俯卧睡眠、按时接种疫苗等要点。
鼻塞咽喉痛怎么办
鼻塞咽喉痛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局部冷敷、口服解热镇痛药、含片缓解、雾化吸入等方式治疗。鼻塞咽喉痛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用声过度等原因引起。
半月板二度损伤多久能走路
半月板二度损伤后一般需要4-8周恢复行走功能,具体时间与损伤范围、康复方案及个体差异有关。半月板二度损伤属于中度损伤,表现为部分纤维撕裂但未完全断裂。早期需严格制动1-2周,通过支具固定减轻膝关节压力,配合冰敷控制肿胀。此阶段行走可能加重损伤,建议使用拐杖辅助移动。进入修复期后逐步开始被动活动,在康
白癜风该如何预防才好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顽疾,虽然不会危及人的生命,但却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伤害,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白癜风,才能不被入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