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起水痘是什么原因

身上起水痘通常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能与环境接触、免疫力低下、未接种疫苗、病毒潜伏激活、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水痘具有高度传染性,需及时隔离并就医治疗。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可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水疱液传播。在幼儿园、学校等密集场所易发生群体感染。患者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衣物、玩具等物品也可能导致间接传播。发病初期会出现发热、头痛等前驱症状,随后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并迅速发展为透明水疱。建议患者居家隔离至所有水疱结痂,避免抓挠皮疹,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儿童、孕妇或免疫功能受损者更易感染水痘病毒。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感染后可能出现重症水痘,表现为高热、密集疱疹及内脏器官受累。这类患者需尽早使用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必要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出现嗜睡、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未接种水痘疫苗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推荐1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通常需接种2剂。疫苗保护率可达90%,即使突破性感染症状也较轻。成人未接种者若接触患者,可在72小时内应急接种疫苗或使用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预防。已发病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口服氯雷他定糖浆抗过敏。
初次感染后病毒可长期潜伏于神经节,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中老年人多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剧烈疼痛。早期使用泛昔洛韦片、喷昔洛韦乳膏可缩短病程。神经痛持续者可加用普瑞巴林胶囊,配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
部分人群存在HLA基因多态性,对水痘病毒更易感。有家族聚集发病倾向者需加强防护,避免接触感染者。孕妇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肢体畸形、眼疾等。妊娠期接触病毒应立即检测抗体,必要时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
水痘患者应保持皮肤清洁,穿着宽松棉质衣物。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复合维生素B片等。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疱疹破裂。所有接触者需观察21天,出现发热皮疹要及时就诊。痊愈后获得持久免疫力,但病毒可能潜伏导致日后带状疱疹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