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肛瘘,该怎么治疗
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或引流后未完全愈合导致。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切开引流术、挂线疗法、瘘管切除术、激光治疗等。
1、药物治疗
肛瘘早期或症状较轻时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局部可配合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缓解红肿疼痛。药物治疗适用于无法立即手术或合并全身感染的情况,但无法根治瘘管。
2、切开引流术
对急性化脓性肛瘘需切开脓肿充分引流,清除坏死组织。术后需每日换药并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促进创面愈合。该方法能快速缓解症状,但单纯引流后复发概率较高,常需二次手术处理瘘管。
3、挂线疗法
通过橡皮筋或丝线缓慢切割瘘管,使瘘管逐渐愈合。适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可避免肛门失禁风险。治疗期间需定期收紧挂线并配合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减轻不适,疗程通常持续4-6周。
4、瘘管切除术
完整切除瘘管及周围瘢痕组织,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使用康复新液冲洗创面,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局部循环。该方法根治率高,但创面较大需配合坐浴和饮食调理促进恢复。
5、激光治疗
采用激光汽化闭合瘘管内壁,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术后可外用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配合口服迈之灵片减轻水肿。适用于浅表性肛瘘,但对复杂瘘管效果有限。
肛瘘患者日常应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使用温水清洗;饮食避免辛辣刺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预防便秘;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若出现发热、持续疼痛或分泌物增多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所有治疗均需在专业肛肠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或延误手术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