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是什么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疾病,通常无明确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等多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高血压时子女发病概率显著增加。相关基因可能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钠离子代谢等生理过程。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
2、环境因素
长期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可促进高血压发生。钠盐摄入过多会导致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3、胰岛素抵抗
肥胖人群常伴随胰岛素抵抗,可能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促进血管收缩等机制引发高血压。这类患者需要控制体重,BMI建议维持在18.5-23.9之间。
4、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等因素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下降,血管舒张功能受损。表现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可能出现晨峰高血压现象。
5、神经内分泌异常
交感神经过度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可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控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低盐低脂饮食、规律有氧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避免剧烈情绪波动。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建议每3-6个月进行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