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盘突出是怎么引起的
腰椎间盘突出可能由椎间盘退行性变、长期不良姿势、急性外伤、遗传因素、职业性劳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腰椎间盘突出通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感觉异常等症状。
1、椎间盘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水分流失导致弹性下降,纤维环脆弱易破裂。退变可能伴随椎间隙狭窄和骨赘形成,常见于中老年群体。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缓解疼痛,配合腰椎牵引改善神经压迫症状。
2、长期不良姿势
久坐、弯腰搬重物等行为使腰椎持续承受不均匀压力,导致纤维环局部薄弱。办公室工作者、驾驶员等职业人群风险较高,典型表现为晨起腰部僵硬。建议使用腰托辅助支撑,每30分钟起身活动,避免葛优躺等不良坐姿。
3、急性外伤
坠落、撞击等暴力作用可直接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从薄弱处突出压迫神经根。常见于运动损伤或交通事故,可能合并椎体骨折。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4、遗传因素
胶原蛋白合成异常等遗传缺陷可导致椎间盘结构先天薄弱,家族聚集性明显。此类患者发病年龄较早,可能伴有其他结缔组织病变。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加强腰背肌锻炼,定期进行MRI检查监测病情进展。
5、职业性劳损
重体力劳动者反复弯腰扭转,使腰椎间盘承受周期性应力损伤。建筑工人、搬运工等职业多见,疼痛常在劳累后加重。建议调整工作方式,使用机械辅助工具,疼痛发作时采用微波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睡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曲度,避免提重物及突然扭转动作。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核心肌群,肥胖者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如大小便失禁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热敷缓解肌肉痉挛但禁止盲目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