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
心衰严重程度可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及功能分级综合判断,主要依据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I-IV级。
心功能I级患者日常活动无限制,仅在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轻微气促。这类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体重变化,避免高盐饮食,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II级患者轻度体力活动即感疲劳或心悸,但休息后可缓解。此类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片,并监测血压和尿量。III级患者轻微活动即出现明显呼吸困难,常伴有下肢水肿和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除严格限盐和药物治疗外,可能需要加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并考虑氧疗支持。IV级患者静息状态下亦有症状,完全丧失活动能力,可能出现端坐呼吸、肺水肿等危重表现。需紧急医疗干预,包括静脉用药如硝普钠注射液,部分患者需评估心脏移植或机械辅助装置植入指征。
实验室指标中,B型利钠肽水平与心衰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数值越高提示病情越重。胸部X线可显示肺淤血程度,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估左室射血分数。6分钟步行试验是简单有效的功能评估手段,行走距离越短预后越差。急性加重期患者可能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密切监测。终末期心衰患者常合并恶病质、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系统损害。
心衰患者日常需严格限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肉类。保持体重稳定,每日晨起排尿后称重,3天内体重增加2公斤以上需及时就医。根据心功能状态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太极拳或固定自行车,避免屏气用力动作。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感染。遵医嘱规律服药,不得自行调整剂量,定期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指标。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危重症状时须立即呼叫急救。